从不公平到更加公平的卫生发展:中国城乡疾病模式差距分析与建议
作者:胡琳琳、胡鞍钢
浏览次数:3371
摘要: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一次疾病模式的转变 ,其重要标志是非传染病取代传染病成为致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以及平均死亡年龄的逐步上升。中国在疾病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完全的疾病模式转变” ,这突出表现在城乡疾病模式的差异上。现在 ,中国城市人口已基本完成疾病模式的转变 ,但大部分农村人口依然处在传...

ISSN:1002-5502
中文核心期刊
作者: 胡鞍钢、吴群刚
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一次疾病模式的转变 ,其重要标志是非传染病取代传染病成为致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以及平均死亡年龄的逐步上升。中国在疾病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完全的疾病模式转变” ,这突出表现在城乡疾病模式的差异上。现在 ,中国城市人口已基本完成疾病模式的转变 ,但大部分农村人口依然处在传统疾病模式阶段 ,这正是城乡之间社会发展不平等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对城乡疾病模式的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探讨了差距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化改革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削弱了国家再分配的能力 ,并导致城乡居民在收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上存在较大差距。而促进城乡公平的卫生发展最终要靠政府的“良治”:政府应该向全体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 ,坚持“预防为先”的方针;探索适合现阶段农村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而改变二元结构 ,改善农民的“国民待遇” ,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缩小城乡健康差距的根本所在。
R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