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收录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2003年度重点研究报告。书内文章的作者均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或者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使用的数据和资料均来自公开出版物或者作者的调研成果,不涉及任何国家秘密。我们出版该丛书的目的是为更多欲关心国情、了解世情、研究党情的读者和机构提供相关参考资料。作为一部学术读物,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出版方的任何倾向及观点。由于本书规模较大、内容涵盖范围较广,编辑的过程中难免存在错误与不足,欢迎广大读者在阅读使用中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以便我们今后修订完善。
>>>目录
国情报告第六卷·2003年
第六卷2003年上
1.各地区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胡鞍钢/001
2.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 胡鞍钢 温军/022
3.应改变我国金融业的第二财政角色 周立/046
4.从信息弱国到信息大国:中国信息化追赶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胡鞍钢 周绍杰/066
5.投资卫生领域,促进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中国宏观经济与卫生健康 胡鞍钢 胡琳琳/084
6.对“中国出口通货紧缩论”的析辩 胡鞍钢/104
7.民族地区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胡鞍钢 温军/114
8.开发中国的天然气市场能源政策之挑战 陈新华/140
9.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门洪华/165
10.中国高官腐败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研究(1978—2002) 过勇/185
11.流域水资源分配如何制度化:以黄河为例 王亚华/207
12.西藏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温军/222
13.国防建设大大滞后于经济建设——从国防资本存量占全国总量比重看国防能力变化(1952—2001) 胡鞍钢 刘涛雄/240
14.环境、发展与治理结构:如何应对新世纪的环境挑战 王毅/259
15.给新一届中国政府的财政政策走向的建议 王绍光/274
16.国家民委系统领导干部如何看待入世问题 胡鞍钢 温军/289
17.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评估(1949—2001) 温军/302
18.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吉林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及建议 胡鞍钢/328
19.科技与发展:关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的若干看法 胡鞍钢/341
20.重大制度创新的红利:对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评价(1994—2002) 胡鞍钢 焦国华/367
21.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如何认识中国的技术追赶效应 胡鞍钢/375
22.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创造的评估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393
第六卷2003年下
23.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以甘肃为例(上) 胡鞍钢/417
24.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以甘肃为例(下) 胡鞍钢/428
25.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 力胡鞍钢/445
26.中国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甘肃张掖“节水型社会试点”调研报告 胡鞍钢 王亚华/463
27.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与开放(上) 胡鞍钢/489
28.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与开放(下) 胡鞍钢/507
29.减少各类贫困,促进人类发展,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胡鞍钢/521
30.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腐败 过勇/528
31.中美日印国防实力比较胡鞍钢 刘涛雄/539
32.从SARS危机看中国健康与发展 胡鞍钢 胡琳琳/553
33.如何正确认识SARS危机 胡鞍钢/576
34.再论如何正确认识SARS危机 胡鞍钢/582
35.从缺位到归位——对SARS危机中媒体表现的评价 张晓群/589
36.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上) 王绍光/605
37.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下) 王绍光/617
38.中国SARS危机管理:理论框架与实践评估 门洪华/644
39.三论如何正确认识SARS危机:危机发展的生命周期 胡鞍钢/662
40.防治腐败是第四代领导人的当务之急和重大政治任务 胡鞍钢/672
41.论国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王绍光 胡鞍钢 周建明/685
42.构筑覆盖9400万农民工的社会政策体系 周建明 管清友/703
43.为何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全球最佳:对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1997—2002年)的评论 胡鞍钢/709
44.伊战对全球经济衰退如同“雪上加霜” 胡鞍钢/738
45.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仍需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胡鞍钢/746
46.“科教兴市”,加快经济转型 胡鞍钢/756
参考文献/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