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主办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开题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周绍杰主持。
开题会现场
周绍杰教授主持会议、杨永恒教授发表致辞
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智库中心主任杨永恒发表致辞。杨永恒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祝贺,并强调了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杨永恒指出,清华大学文科始终以服务国家需求为根本导向,此课题体现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通过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战略,期待课题组能产出一系列代表清华学科水准的高质量文科成果。
与会专家学者发言(从左往右、从上至下分别为:谢维和、黄群慧、朱旭东、曹海翔、窦桂梅、张瑜、戎珂、李强)
来自学术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对课题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强调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可以通过研究历史案例来探讨教育强国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支撑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强调了教育强国与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建议深入研究教育强国人口规模、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朱旭东从教育学的角度指出教育强国建设应关注教育体系国际视野和国内视野的结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曹海翔从基础教育的角度出发,强调应关注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从基础教育一线的角度探讨了教育强国建设在小学阶段的实践与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张瑜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提出,应加强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思政引领力,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所所长、教授戎珂从数字经济和创新教育的角度提出建议,认为教育强国建设应关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需求,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培养适应新技术环境的人才。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从企业界的视角出发,提出应关注教育与就业质量的关系,并建议加强教育与产业的协同,以提高教育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
张岩副司长发言、胡鞍钢教授发言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副司长张岩对课题研究提出了指导意见。他强调,教育强国建设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课题研究应聚焦教育强国与国家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探讨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路径和政策建议。张岩还指出了教育评价的重要性,提出应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展。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名誉院长、课题负责人胡鞍钢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此次课题研究是对教育强国与国家现代化关系的深入探讨,课题研究将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会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洪川从研究背景、核心意义、总体框架、预期目标及创新点等方面对课题的前期工作进行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