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2020公共事物治理国际研讨会(2020 Commons Workshop)”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作为中国首个以公共事物(Commons)为主题的专业学术会议,今年是第三届,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今年的会议主题是“城市公共事物与高质量发展”,分为开幕致辞、主旨演讲、主题演讲、闭幕总结等环节,包括6个主旨演讲、2个主题演讲专场。本次会议通过线下与线上同步进行,主会场设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来自国内外众多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及师生参与会议,共同交流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最新成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国际公共事物学会(IASC)中国区协调人王亚华教授主持开幕式、致欢迎辞并作主旨演讲。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可持续发展学院教授、国际公共事物学会(IASC)主席马可·A·詹森(Marco A. Janssen)作开幕致辞。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爱德华多·阿拉拉尔(Eduardo Araral)教授、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林维峰(Wai-Fung Lam)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蓝志勇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杨立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宏山教授作主旨演讲。
作为会议主席,王亚华在欢迎辞中介绍,公共事物治理国际研讨会创设的初衷就是要搭建一个中国的学生学者研讨公共事物的学术平台,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办,得到了国际公共事物学会的大力支持。公共事物治理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首先,中国的公共事物治理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其次,公共事物治理的研究过程有助于推动治理科学的发展;第三,公共事物治理研究是打破部门和领域界限的知识创新途径。中国经历着世界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本次研讨会的主题聚焦城市公共事物,围绕该主题的研讨对于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很有价值。感谢国内外各位资深专家和优秀的中青年学者积极参与本次会议,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能够激发大家以公共事物视角研究城市治理的学术兴趣,并鼓励更多研究者关注城市公共事物的研究。
马可·A·詹森在致辞中感谢王亚华教授团队对此次国际研讨会顺利举办所做出的努力。他回顾了公共事物治理研究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以及取得的成就。公共事物尤其是共享资源带来了很多治理挑战,2020年人类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经历,更加表明了在全球尺度下应对集体行动挑战的重要性。三十年前埃利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一书,挑战了哈丁“公地悲剧”的观点,表明公共事物依然有可能通过集体行动得到有效的治理。在奥斯特罗姆工作的基础上,三十年来学者们进一步做了很多工作,可以说《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已成为深入研究公共事物治理的灵感源泉。展望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未来,詹森指出了引入新的研究方法、探索大尺度公共事物治理问题、重视新兴公共事物研究等趋势。
在爱德华多·阿拉拉尔在题为“集体行动3.0:城市公共事物与高质量发展的应用”的主旨演讲中,首先界定了什么是城市公共事物:城市公共事物就是有价值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城市空间中有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的用途,并因此产生竞争和冲突。他回顾了一些在中国、印尼、越南等国家发生的城市公共事物治理失败案例,指出外部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等城市公共事物治理挑战。城市公共事物仍是一个相对新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他还列举了与城市公共事物治理相关联的理论,包括博弈论、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不完全合约理论等,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切入视角。
林维峰以“大城市中的乡村振兴:基于城市公共事物的视角”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以香港为例,探讨大城市公共事物治理中的乡村振兴问题。他提出乡村对于城市公共事物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是一种重要的公共事物资源,为大城市提供了绿地与自然环境、丰富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是文化遗产的具体载体并提供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且是大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撑。他分析了香港北部乡村振兴的实践做法,阐述了城市公共事物的复杂特性,从理论上总结了学习与反馈机制、技术和社会连接等增进城市公共事物治理的设计原则。
蓝志勇以“埃莉诺和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留给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思考”为题,从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入手,回顾了奥斯特罗姆公用资源自主治理的核心要义和对解决城市空间治理问题的启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公地资源使用和管理的设计制度原则,规范人们决策选择和行为,避免公地退化,增进人类的集体福利。城市虽然与传统自然公共事物有所不同,但依然包含大量集体行动问题,可以构成公共事物研究的新对象。这种城市公共空间问题不是奥斯特罗姆最初设想的公共问题,而是她八项原则中提到的大制度认可下的新互动,需要有新的定义和协同治理的方法来应对。晚期奥斯特罗姆思想的贡献和应用价值早已超出她最初要解决的小规模公共资源自治的思想,对更广泛的领域的治理都有启示意义。他综述了后奥斯特罗姆思想在现代城市治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不能教条地应用她的微观实证研究的发现来指导更宏大尺度的实践,需要理解她理论贡献的实质,创造性地细化和发展她的思想。后来的学者要以新的努力,继续完成她一直在追求但未尽的事业。
杨立华的主旨演讲提出了城市的物品属性的命题。物品的类型或性质是可以改变的,城市实际上就经历了这样的转变。城市在最初既不排他,也不竞争,因此是一种公共物品,而非共用资源。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消费逐渐产生了竞争性,从而变成了共用资源。进一步的,城市还可能变成收费物品或俱乐部物品,但这与中国当今的城市治理理念相冲突,因此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合理选择。鉴于物品的属性可以从生产、交易和消费等不同维度认识,具有多样性,城市的物品属性需要仔细界定,为解决中国的城市治理问题寻找新的出路。
杨宏山在题为“赋权与协力:北京市老旧小区治理的新形态”的主旨演讲中,首先回顾了北京市老旧小区治理中的问题,并总结了老旧小区治理中的自治治理逻辑和整合治理逻辑。现在社区赋权和政府协力的社区治理复合模式已经逐渐成为老旧小区治理的新实践。北京市社区治理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的改革就是这种新实践的典型体现。他还总结了提升老旧小区治理能力的路径,厘清公共部门的职责边界,让社区组织更好地运作起来。
王亚华以“公共事物治理学科动态与城市公共事物研究”为题发表主旨演讲,阐述了对于Commons这一概念的翻译和研究对象演变的认识。公共事物的研究对象早期主要指公共池塘资源,随着研究的深入扩大到各种依赖集体行动的公共品,近年来又进一步拓展到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公共事物治理学科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并逐渐走向成熟,已经具备一门学科所需要的主要特征。中国公共事物治理研究,需要解决基础理论研究薄弱、跨学科和国际交流对话不足等挑战。城市公共事物的研究,是新兴公共事物研究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对于中国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并对开展中国情境下的城市公共事物研究,分享了具体研究领域和发展路径的有关思考。
下午的主题演讲包括“城市公共治理”和“制度分析与发展”两个专场,探讨中国公共事物治理的热点话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主持了“城市公共治理”主题演讲专场。在这一主题专场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殷成志就北京市管企业老旧小区的多元化治理问题发表演讲,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蔡晶晶从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了社区垃圾分类回收治理,四川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蒋强回顾了应急管理下的城市治理研究进展。
殷成志主持了“制度分析与发展”主题演讲专场。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副教授王雨以灌溉治理为例分析了制度的动态重塑、多样性和正当化过程,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柴盈围绕农业水资源规制的适应性主题发表演讲,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苏毅清基于SES框架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村集体行动的影响。
在两场主题演讲专场中,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王晓莉、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周茜作为评议人,与参会学者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在闭幕总结环节,王亚华指出研讨会各位专家的演讲,既呈现了与会专家对公共事物治理相关问题的深刻见解,也代表了中国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前沿探索。城市公共事物是为满足社会需求而生,城市居民共同占有、关心、管理和分享,负有集体责任,共享集体利益的事物。城市公共事物的治理依然存在占有困境和供给困境两大经典困境,但也在资源属性、使用者属性、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新的特点。对于城市公共事物的未来研究,提出了深化因果机制研究、吸纳国际前沿理论成果、扎根中国情境实践做出理论贡献、关注新技术的实践影响等具体建议。王亚华最后预告了国际公共事物学会明年的学术活动,并对所有与会嘉宾、参与者和会务人员表示感谢。
此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会议反映了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动态,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公共事物研究与国际学界的交流合作。
(转载自:公共事物治理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