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国情讲坛』正式开讲!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创办“国情讲坛”的初衷,核心是两个关键词:“知识为民,知识报国”。通过这种形式,将公共知识介绍给社会观众,把大学之课堂变成社会之课堂,进而变成人民之课堂。
2018年,“国情讲坛”围绕着改革开放40周年,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视角,邀请这些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进行演讲。每一场讲坛的背后都意味着大量的、原创性的研究。把看似比较复杂的、难以理解的问题,清楚地传递给我们的观众和广大网民。了解这些知识,你才能够认识到,中国从哪里来,走到哪里,将走向何方。
把这些创新的知识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变成老百姓普通的知识。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使公共知识更具有影响力、传播力,使得大家能够认识当代中国,以及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的使命。
第一讲:王绍光《国家认同与核心价值的塑造:中西比较》
第二讲:鞠建东《亚洲共同体与三足鼎立: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新结构》
第三讲:白钢《不易、变易、简易:从中国传统看中国学派》
第四讲:武力《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历史、现状与未来日期》
第五讲:房晓辉《瑞典创新的文化基因》
以下系《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系列讲座》
第六讲:文一《中国崛起的秘诀与挑战——“新制度经济学”批判》
第七讲:王绍光《改革开放、国家能力与经济增长》
第八讲:陈平《从中国和东欧的经济转型看中国道路的经验》
第九讲:文扬《改革开放的经济地理因素》
第十讲:胡鞍钢《40年前:改革开放的初始条件》
第十一讲:周绍杰《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第十二讲:高宇宁《改革开放40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第十三讲:李稻葵《改革开放的经济学总结》
第十四讲:钱易《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五讲:赵燕菁《城市化转型——从高速度到高质量》
第十六讲:鄢一龙《改革开放与中国五年规划转型》
第十七讲:郑京海《“北京共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发展道路的经济理论及实证依据》
第十八讲:李君如《不忘改革初心 牢记历史使命》
国情讲坛第十九讲:温铁军《去依附:传统农民挽救现代化——1950s & 1980s’土地改革的宏观效应》
第二十讲:薛澜《中国科技创新政策40年——回顾与反思》
第二十一讲:林毅夫《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与新结构经济学》
第二十二讲:张旭东《叙事与寓意:四十年文学发展中的现实表象与形式创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推行清洁生产,推行循环经济,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了很多成绩,但是也还有不少问题。我们要在生产、消费、城镇化建设、自然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以及法制和管理等领域,继续推行生态文明建设。
“国情讲坛”这个形式非常好,我也在光明网上看了很多其他人的演讲,受益匪浅。希望“国情论坛”能够得到公众的关注,大家从里边学到东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把中国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建设美丽中国。希望“国情讲坛”能够办下去,办得更好,更全,影响更广泛。
我们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要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不是为庆祝而庆祝,不是为纪念而纪念,是为了改革再出发。改革再出发,就要不忘改革初心,牢记历史使命;改革再出发,就要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改革要再出发,就要明确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改革再出发,就要探索我们怎么样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再出发,就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及怎么样坚持好党的全面领导。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我们的国情,搞清楚国情,就可以搞清楚我们的基本的战略,就能够理解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国情切入,来了解我们现在在哪里。从国情切入,搞清楚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国情讲坛”组织得非常好,涉及的领域也非常丰富。可以让全社会能够更多地从专家的这个视角,来了解中国翻天覆地的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我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是对全社会的一个知识贡献。
尤其对于很多年轻的听众,让他们能够真正了解到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同时也能够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辛和不容易,也能够更好地让我们去反思改革所取得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不利的挫折与教训,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好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
我希望“国情讲坛”能够越办越好,在中国改革开放50年、60年、100年的时候都继续办下去。
中国改革开放这40年,是人类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所谓“奇迹”不能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但是任何现象背后都是有道理的。把这个道理解释清楚,这是新的理论。
改革开放这40年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当中,必然还有很多挑战,还有很多难关要克服。“国情讲坛”邀请了国内国外,对中国在前进道路当中,各个领域有研究的学者来阐述他的观点,帮助我们关心中国发展,关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使所有的老师学生,还有民众,能够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增强发展信心。
参加国情讲坛这个系列的活动,今天应该是第三次了。每次请来的学者,所关注的研究方向是不一样的,所以每次对我都有不一样的启发。我的关注点和各位老师的关注点也不会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学科本来就是一个交叉互融互相学习的过程,所以说有时候老师的一些观点和理论虽然跟我不能直接挂钩,但是也是可以对我的研究有一个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老百姓接受这一些知识的来源一般都是通过多媒体的APP,但是这些来源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或者说是逻辑自洽的。如果能有更多的机会让大众都听到比较权威的专业的学者,是怎么样分析这些时事问题的,对于传播一个正确的逻辑观和科学观是很有益的。
作为公管学院的一名学生,基本上是每一期都参加。每个老师他有自己所擅长的地方,所以每次学习到的知识也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讲初始条件的,也有讲制造强国的,也有讲中等收入陷阱的,分别提供了改革开放40年的知识片段,综合起来就是非常全面的一个宏观知识。
作为90后,通过国情讲坛能够深刻地去了解,比如1978年到1990年这一段,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的这样一个事件,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去展望未来,展望我们自己。
我大概参加了六、七场“国情讲坛”,这学期的“国情讲坛”应该就是说大咖云集,请了很多资深的专家老师过来讲授。内容涵盖了政治、文化甚至还有一些地理方面的一些主题。每一期都带来不同方面、不同领域的思考,而且今年正好也是改革开放40年,那么“国情讲坛”这样一个主题设置也都能和改革开放40年相结合,也给我们这些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思考。
在很多情况下,一些学科其实是有它的知识壁垒的,通过直播这种形式,有助于让我们这些资深专家、教授学者的一些很成熟的观点,或者说是很敏锐独到的观察,能够更好地传递给社会大众。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批判性思考和系统性思考中国改革道路的契机。
@观众:“国情讲坛”帮助我们从自己专业学习相对比较狭小的圈子里跳脱出来,获得对国家和社会更多的认识和思考,这对我们以后的发展可能也会有比较好的帮助。
@观众:每个人无论是为自己为家庭也好,还是为这个国家好,都应该做更多的思考,我觉得这样的讲座对启蒙、启发,都会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观众:薛老师是我们国家研究科技政策方面的专家,他的讲座历史性回顾性比较强,总结梳理各方面我觉得都比较深刻到位。对我们研究领域的学者或者学生来说,有知识上的一种帮助,思想上一种启发,还有方法上的一种教育。
@观众:我觉得这种讲坛搞得非常好,一个是可以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些知识上的普及和国家政策上的解读,也可以给这些知识分子和一些在校学生提供一个知识拓展的平台,让他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相关领域的政策,和行业的发展的情况,我觉得收获很大。
@观众:国情讲坛一方面回顾历史,另一方面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把国家明天的美好蓝图描绘清楚,让我们知道我们国家明天将要走到何方。能唤起大众对国家大事一种关心,唤起大家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增强大家的家国情怀。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我们将始终沿着中国的主题
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
记录和见证
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