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讲坛

『国情讲坛』第57讲 | 李实:中国收入分配近期变化的主要特点

日期:2022-09-27 浏览次数:87837

9月17日晚,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国情讲坛”第57讲在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举行。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实发表了题为“中国收入分配近期变化的主要特点”的主旨演讲。本期讲坛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共同举办。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出席讲坛并作点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周绍杰主持讲坛。光明网提供全程网络直播。


▲ 李实教授作主旨演讲

李实教授的演讲从四个方面展开:2008年后收入差距的变化,收入差距未来变化的判断,中国低收入者仍是主体人群,缩小收入差距关键是“提低”。

李实教授指出,2008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08年以后,全国收入差距是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2015年以后有所反弹,基尼系数有所回升。2008年以后全国收入差距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个主导性的原因就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又可以归功于相关惠农政策的实施,城市化的过程,以及宏观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

未来,全国收入差距仍将处于高位水平,也许会出现缓慢的下降,但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几个扩大收入差距的因素仍将发挥很大的作用。财产性收入快速增加,对收入差距扩大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学历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收入再分配政策力度不足。加大再分配政策的调节力度短期内难以见效,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力度措施需要时间。


▲ 讲坛现场


李实教授指出,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人力资本的增加和积累,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普及。二是经济结构不断升级,提供更多的高工资就业岗位。但是这两个发展变量都是慢变量,都不是短期内能迅速改变的。因而,在我们国家,低收入人群仍然是主体人群。

缩小收入差距有三大措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提低”有助于“扩中”,“提低”比“扩中”更重要,“提低”的结果是“扩中”,因此“扩中”政策的发力点在“提低”上。“提低”需要制度政策创新,李实教授给出了三套方案: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人力资本投资,给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创收机会和条件,瞄准低收入人群中的相对贫困人口,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 胡鞍钢教授作点评

胡鞍钢教授指出,李实教授的研究发现给了我们很多新的启发,研究结论非常重要。低收入者仍然是中国的主体人群,这一结论对我们判断中国国情、判断发展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很强的政策可行性。今天的讲座符合“国情讲坛”的理念,能够提供知识,我们说“知识为民”,全是老百姓的事;“知识报国”,提了很多政策建议;“知识为人类”,作为14亿人口大国,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理想,并将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 周绍杰教授主持讲坛


周绍杰教授在评论李实教授的报告时指出,针对收入分配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有所作为,认为李实教授的研究结论特别重要,即改善收入分配、推进共同富裕,最关键的是“提低”,把“提低”做好了,“扩中”自然就实现了,这个结论具有非常强的政策含义。对人民进行投资,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同时确保一部分人基本生活的问题,这些都是完善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需要政策体系确保实施。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济冬、刘生龙等老师到场听讲,并与李实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文字:阮萍晶;摄影:于娟)


▲讲坛现场



▲光明网进行全程网络直播,今日头条、抖音平台提供直播支持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国情讲坛』旨在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换思想、交流经验的平台,重点围绕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思想等方面的内容,着力打造国情研究领域的中国学派,向外界传递中国话语、中国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