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国家退役准将、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全球智库联盟运营与合作主管Amir Yaqub教授应邀到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并作《“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分析与评估》主题报告。讲座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担任点评嘉宾,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高宇宁主持。讲座中,Amir Yaqub教授分析了“一带一路”的背景、愿景、贡献、挑战及未来,探讨“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的关联及其重要性,并解读中巴经济走廊将如何为“一带一路”创造贡献。来自校内外40余位中外学生、学者及来宾到场聆听讲座,并积极参与问答环节。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高宇宁主持讲座
AmirYaqub教授首先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及贡献进行分析。他提出,中国作为超级大国,其经济体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一带一路”倡议并不仅仅包含经济层面,还包含文化、政策、设施,甚至生态等全方位各领域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延伸到全球近100个国家,近三分之二的人口,经济总产值占全球三分之一,产生深远影响。 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非常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反对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通过货物和人才交流加强国家之前的交流,实现不同文化的和平共存,真正使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自主发展,因此“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在众多国家受到欢迎。Amir Yaqub教授也提到,虽然“一带一路”面临一些挑战,但是“一带一路”将会也正在通过人才交流、经济合作、追求和平、缓解争端等方式对各国发展与国家间交流合作做出重要贡献。
▲ 巴基斯坦国家退役准将、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全球智库联盟运营与合作主管AmirYaqub教授讲座
AmirYaqub教授接着就“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关联展开探讨。他认为,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工程,极大便捷了地区间的交通,这将极大刺激巴基斯坦的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联动。他指出,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工程,将为中巴关系和两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为巴基斯坦提供发展必要的投资和技术,能够帮助巴基斯坦发挥潜力,实现经济融合,维护国家安全。AmirYaqub教授也提出,中巴两国都将从中巴经济走廊获益,而中巴经济走廊能否发挥关键性作用,需要靠两国政府的行动。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作为点评嘉宾作回应
胡鞍钢教授对Amir Yaqub教授的演讲表示了感谢,并作出回应。胡鞍钢教授指出,巴基斯坦GDP增长率在2010-2014年从3.8%提高至4.73%,2015、16年超过5%,2017年达到5.7%,这反映了巴基斯坦过去几年对外开放、鼓励进出口贸易对实现经济腾飞所发挥的作用,他也相信巴基斯坦在未来有希望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胡鞍钢教授提出,巴基斯坦将从中国投资中获益巨大,促进其经济发展。中国能够帮助巴基斯坦建设基础设施,包括电站等能源设施,以及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投资将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还可以帮助巴基斯坦增加出口,包括普通产品以及手机等高科技产品。胡鞍钢教授提到,“一带一路”的这些工程项目将不仅发挥二三十年的作用,而是百年大计,能够帮助人类了解世界、改造世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并改变世界经济地理。除此之外,“一带一路”项目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打造的桥梁使得中国将过去四十年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世界。中国助推非洲实现经济起飞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胡鞍钢教授最后表示,中国将发挥更多正面作用,助推巴基斯坦实现经济腾飞。
▲ 讲座现场
Amir Yaqub教授于2007-2008年期间于中国国防大学学习“国防与战略”课程,2013年取得公共政策与战略安全管理哲学硕士学位,2014年取得项目管理EMBA学位。1978-2014年任职巴基斯坦军队;曾任巴基斯坦国防大学主管人员,具有七年巴基斯坦领先智库相关工作经验。
当天下午,Amir Yaqub教授还与胡鞍钢教授先期进行了交流,探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所遇到的挑战、潜在合作机会以及未来合作展望等相关问题。交流中,胡鞍钢教授表示巴基斯坦将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Amir Yaqub教授提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对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中巴应在未来更广泛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
文字|何珊
摄影|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