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进入知识发展新时代——胡鞍钢教授在『2017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的演讲

日期:2017-11-23 浏览次数:1442

中国进入知识发展新时代——胡鞍钢教授在『2017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的演讲



2017年11月22日上午胡鞍钢教授受邀参加『2017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2700余人参会。朱邦芬主持,王鼎盛院士、王志珍院士、邬书林委员等专家学者出席。下面是胡鞍钢教授演讲的主要内容。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加快知识生产、传播与利用方式再造,促进学术期刊发展模式创新。我想从我国知识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两个方面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知识发展的挑战

我国国际学术影响力远落后于综合国力。经历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都明显上升,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国际学术影响力还非常不足,与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相比极不相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包括科技强国、网络强国、质量强国等,这都需要知识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因此,我国急需加快知识发展,提升学术的国际影响力。

最大的瓶颈是如何走出去。就国内学术发展而言,分国别来看,不论期刊论文的作者数、期刊数、读者数、下载量还是引用率,中国都是位居世界第一的。当前我国知识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如何走出去,将国内知识更好地在世界传播。对此我有如下两点建议:第一,中国经济在不断的全球化,期刊也必须国际化,比如出版双语的期刊,既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也可以满足国际需求。第二,学者应优先支持国内期刊发展,就我个人而言,我们的文章一般是首先发国内期刊,而后再通过其他形式发表到国际上。

要坚持学术自信,是中国的就一定是世界的。西方长期以来对学术地位的垄断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以西方理论作为唯一标准,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缺乏学术自信。我和王绍光、周建明、韩毓海等人过去写了一本书《人间正道》,总结中国共产党90年以来探索出的中国道路,最后明确提出来就是要有道路自信、体制自信、文化自信。胡锦涛时代就提出三个自信,后来我们没想到习近平又明确提出了文化自信。做期刊的就是要坚持自己的学术自信,只要是中国的就一定会是世界的。例如:2014年我们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的一篇关于一带的战略构想、目标和途径,在世界尤其是日本、韩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很快翻译成韩文。《清华大学学报》发表的一带一路一道,没想到引起了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学者的高度关注。实际上,世界各国都有中国学生和学者,他们非常关注中国知识,经常使用中国知网,这样就能把中国知识更好地传播到世界。因此我们可以说,是中国的就一定是世界的。









知识发展的机遇

中国处在知识发展的黄金时代。过去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现在可能是万家争鸣、万花齐放,我们迎来了知识传播、知识利用、知识创新的黄金时代。例如,我们的一篇供给侧改革文章在知网上的下载量超过三万次,这种规模效应在其他国家是不可能的。在比如,最近我们在为国家发改委提供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规划纲要的咨询和服务,我们提出数字经济的三种能力:经济增长能力、创造就业能力、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国家制定这些规划也为中国知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现在中国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快速发展都为中国期刊的发展和学术的传播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中国将为世界作出更大知识贡献。知识不仅是全国性公共产品,更可能是全球性公共产品,学术期刊的发展应放在全球视角。最近我们出版了一本书《2050中国》,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提到对人类的贡献,大体分为几个方面: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绿色贡献、文化贡献、参与全球治理的贡献。涉及到科技贡献,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更多是发展知识的贡献。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发展,包括硬知识和软知识,中国有可能为世界作出更大知识贡献。中国知网是世界最大的知识平台、创新平台,具有非常大的溢出效应,理应在我国知识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政策条件,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投资者,发挥政府与市场两手合力作用,推动中国学术期刊尽快走出去,为人类做出更大知识贡献。

中国进入知识发展新时代——胡鞍钢教授在『2017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的演讲

(程文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