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形成、发展和特色作了深入的研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2020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八大目标,即经济发展与结构、人类结构、教育科技、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安全、民主法治、强国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对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具体的建议。《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初次出版时是作为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背景研究资料,《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版时作者充分吸收借鉴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数据和讨论进行了系统的修订,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2020年中国的发展目标,同时,对于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也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目 录
第一章 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构想(1.5万字)
第二章 21世纪上半叶“新三步”战略构想(1.5万字)
第三章 国际背景和“千年发展目标(2万字)
第四章 2020年发展目标设计(2万字)
第五章 各地区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万字)
文 摘
21世纪以来,国内外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时期,中国需要根据毛泽东、邓小平等的大战略思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丰富21世纪上半叶“新三步走”战略设想。
第一步:到2020年,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从世纪之初到20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机遇期,时代主题是科学发展,核心目标是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宏伟目标,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全面的小康社会,而不是片面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而不是惠及少数人口的小康社会;是进入“共同富裕”阶段,告别了“先富论”阶段。
为了确保实现2020年目标,可以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即“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基本纳入科学发展轨道;第二个阶段即“十三五”规划,继续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重大关系协调发展,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
第二步:到2030年,共同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基本现代化目标。如果说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总体上是以绝对贫困状况为发展起点,先是达到温饱阶段,进而进入总体小康阶段,发展的主题是“先富论”,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是社会主义理念在当时阶段的具体体现。从21世纪起中国开始进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发展的主题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这在中国具有极其特殊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共同富裕”并不是平均富裕,现实中也很难平均富裕,不仅地区之间发展条件差异甚大,而且人群之间人力资本互有差异。我们要客观承认社会差异,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差异。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社会差异。
其次,“共同富裕”的核心是“共同”,使十几亿人能够拥有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共同提高发展的能力,共同促进发展的水平,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只有这四个“共同”,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
再有,“共同富裕”的底线是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我们不必担心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因为中国正处在经济起飞阶段,而应关注的是中国社会能否保持长期稳定与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是十几亿人民的共同根本利益,能达到社会的和谐公平和长治久安。“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政治合法性,也是中国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政治保障。我们不仅是唯物主义者,客观承认社会差异,而且还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不仅鼓励人民创造财富富裕起来,还要防止社会差异过大,更要防止社会差异过大引起的社会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