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编者按】2019年6月18日晚,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国情讲坛』第31讲在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开讲。同济大学同济特聘教授,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国战略研究院院长门洪华就“贸易摩擦背景下的中美...
    发布时间: 2019 - 07 - 18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微信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微信作者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
    发布时间: 2017 - 09 - 04
  • 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
    在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成为外国友人“最想带回自己国家的生活方式”。近日,央视著名《对话》栏目以中国“新四大发明”为话题,...
    发布时间: 2017 - 09 - 12
  • 简介本书收录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2015年度重点研究报告。书内文章的作者均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或者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使用的数据和资料均来自公开出版物或者作者的调研成果,不涉及任何国家...
    领域:
  • ▷ 这是一部颠覆当今关于民主、共和普遍概念的扎实的学术研究著作。此书以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证明,在过去2600多年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实现民主、共和理念的主要方式是抽选而不是选举。全书各章分...
    领域:
  • 【内容提要】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格局并未因分化重组而明朗,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本文引入马克思“两极相联”概念,并加以拓展, 用以概括全球秩序趋向。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逐步成长 为全球...
    领域: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 经济学、公共管理和国情研究
    胡鞍钢,1953年生,中共十八大代表,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国情研究(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先后兼任国家“十一五”、“十二...
    领域:经济学、公共管理和国情研究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工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三届、第四届)。北京市政府专业顾问(第四届至第六届)、中国颗粒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学会顾问。北京化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
    领域:
  • 中国政治与社会,政府腐败与治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转型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政治学教授兼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Xiaobo Lü,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joi...
    领域:中国政治与社会,政府腐败与治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转型
  • 发布时间: 2014 - 07 - 01
    常见的解决方法是把触控屏幕搭配整合触觉反馈模块,再利用系统底层的互动设计,去改善HMI表现,或透过模拟去达到接近原有实体按键的操作体验,目前虽然整合触觉反馈的行动装置有限,碍于硬件成本可能会因此增加,但随着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触控面板持续增大,虚拟键盘应用比例逐渐增加,也会令触按反馈的解决方案使用需求逐步提升。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正式与非正式激励:中国环境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日期: 2016-12-01
浏览次数: 314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7 - 08 - 31
    唐啸,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仲英青年学者。2006年进入清华大学法学院学习,2010年获法学学士学位,2010年进入清华大学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习,2015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 “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多项重大课题。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十余篇;发表《国家高端智库报告》和《国情报告》等核心内参二十多篇,多次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个人专著获全国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奖博士论文获首届夏书章公共管理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全国共3人)个人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十佳),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美国华人百人会英才奖,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等奖励。【主要研究领域】五年规划、环境治理,央地关系,官员激励; 【代表性论文】1. Xiao Tang, Zhengwen Liu , Hongtao Yi. Mandatory Targets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 Analysis Based on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Sustainability. 2016, Vol. 9. SSCI&SCI.2. Xiao Tang, Weiwei Chen, Tian Wu. Do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s ...

作者: 唐啸 
出版社: 中国社科
出版年: 2016-12-01
页数: 227
定价: 60.0
ISBN: 9787516195697

正式与非正式激励:中国环境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以五年规划约束性指标执行情况为研究对象,阐释了中国现行制度下特有的环境政策执行机制。作者在历时三年时间,通过田野调查和问卷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建立了包括部—厅—处—科四个级别的央地官员访谈资料库和官员问卷数据库。在此基础之上,本书采用扎根理论构建了二元激励—行为 —产出模型,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逐一验证了模型假设。本书发现中国环境政策中存在正式激励和非正式激励两条影响路径,其中正式制度所规定的绩效考核和问责制等正式激励并不是地方官员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的主要因素,而非正式激励才是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的主要原因。本书揭示了在政策执行中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复杂互动的情况,拓展了在政策执行中对非正式制度的认识。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  本书结构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中国环境政策执行的理论迷思
 第一节  中国环境政策执行的三个视角
 第二节  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人格化与非人格化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研究改进方向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激励一行为一产出模型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模型建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约束性指标的效力分析
 第一节  环境约束性指标产生的原因与沿革
 第二节  环境约束性指标的规范属性与现实效力
 第三节  国家与各省环境约束性指标条件二分变量特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约束性指标与中国节能减排绩效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环境约束性指标实证研究的文献回顾
 第二节  实证模型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正式激励与地方政府节能减排行为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的进一步细化
 第二节  环境约束性指标相关变量测度
 第三节  次级命题1检验:执行力度的断点不连续回归模型
 第四节  次级命题2检验:政策压力与执行力度的回归模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非正式激励与地方政府节能减排行为的实证研究一
 第一节  研究方法论
 第二节  问卷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第四节  实证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重点的再辨析
 第三节  政策含义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五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A  名词附录
附录B  问卷设计德尔菲法应用过程
附录C  调研问卷
附录D  中央部门访谈提纲
附录E  地方政府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相关出版
  • 发布时间: 2019 - 08 - 09
    【内容紹介】 本書は、既刊『中国政治経済史論―毛沢東時代』に続くシリーズ第二弾である。主に1977年から90年代初めにかけて、鄧小平らが中心となり「改革開放」をスタートさせた時代を論考している。その時代は、毛沢東時代の正負両面の遺産を引き受け「中国の特色ある社会主義近代化」建設の基盤が確立された時代であり、破壊の限りを尽くした「四人組」が打倒され、極貧にあえぐ中国人民の前に生きる道すじが再び示された時代であった。 十一期三中全会を機に集団指導体制を取り戻した鄧小平ら中国共産党の指導者たちは如何にして発展、興隆、強大化の道を歩み出したのか。また、国際的には旧ソ連と旧東欧社会主義諸国の変節と崩壊、国内的には「八九」政治動乱という深刻な政治危機を如何にして乗り越え、安定的な発展を遂げることができたのか。本書は、国内外の様々な指標を世界的に対比し、膨大な客観的史料を読み解くことで分析・研究を深めている。歴史的視座を縦軸に、国際的比較を横軸に、中国の「改革開放」とめざましい経済発展の軌跡を多角的に解き明かし、現代中国研究に欠くことのできない一冊。【著者紹介】胡鞍鋼(こあんこう)1953年4月27日生まれ。清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上席教授(資深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華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長。中国経済50人フォーラムメンバー。中国トップレベルの国家政策決定シンクタンクである清...
    作者: 胡鞍鋼
  •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3
    ▷ 这是一部颠覆当今关于民主、共和普遍概念的扎实的学术研究著作。此书以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证明,在过去2600多年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实现民主、共和理念的主要方式是抽选而不是选举。全书各章分别叙述了从雅典到威尼斯的民主、共和政制中,抽签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运用抽签的原因,抽签过程如何操作,抽签对当时的政制发展起到什么作用等等,全面探讨了抽签这种遴选方式在民主、共和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作者通过大量史料,复原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威尼斯共和国的政治运作,细致展现了抽签模式在其中的具体实践。|前|言|“民主”与“共和” 这两个词, 大家已经耳熟能详, 尤其是“民主”, 是一个极其时髦的词, 人们几乎每天都见到它, 听到它。媒体上有它, 课堂上有它, 研讨会上有它, 政府文件中有它, 游行队伍里有它, 日常对话中有它, 互联网上它更是随处可见。夸张一点说, “民主”这个词在现代社会几乎无所不在。说到“民主”理念的实现方式,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恐怕是一人一票的选举,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竞争性的、多党之间的选举。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民主与选举几乎是同义词:民主就意味着选举,选举就表明有民主。然而,在被很多人奉为“民主发源地”的古希腊雅典城邦,民主不仅没有采取一人一票的方式进行选举,而且选举根本就不是古希腊城邦实现民主的主要方式。古希腊城邦实现民主的主要方式是随机抽签!在本书中...
    作者: 王绍光
想和朋友一起浏览我们的网站 快分享到以下社区吧
发邮件给我们 希望收到大家的留言噢
看论文 > 提供海量中英文文献的学术资源平台,涵盖了各类学术期刊 会议论文,旨在为国内外学者提供最好的科研体验。
看视频 > 免费为您提供实用的大学视频教程在线观看,希望您能从中学 习到有关大学方面的知识。
看资讯 > 每日最新的国内、国际热点资讯,,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19 电话:010-62772199 邮箱:ccsoffice@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5 - 2013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