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编者按】2019年6月18日晚,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国情讲坛』第31讲在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开讲。同济大学同济特聘教授,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国战略研究院院长门洪华就“贸易摩擦背景下的中美...
    发布时间: 2019 - 07 - 18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微信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微信作者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
    发布时间: 2017 - 09 - 04
  • 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
    在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成为外国友人“最想带回自己国家的生活方式”。近日,央视著名《对话》栏目以中国“新四大发明”为话题,...
    发布时间: 2017 - 09 - 12
  • 简介本书收录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2015年度重点研究报告。书内文章的作者均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或者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使用的数据和资料均来自公开出版物或者作者的调研成果,不涉及任何国家...
    领域:
  • ▷ 这是一部颠覆当今关于民主、共和普遍概念的扎实的学术研究著作。此书以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证明,在过去2600多年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实现民主、共和理念的主要方式是抽选而不是选举。全书各章分...
    领域:
  • 【内容提要】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格局并未因分化重组而明朗,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本文引入马克思“两极相联”概念,并加以拓展, 用以概括全球秩序趋向。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逐步成长 为全球...
    领域: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 经济学、公共管理和国情研究
    胡鞍钢,1953年生,中共十八大代表,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国情研究(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先后兼任国家“十一五”、“十二...
    领域:经济学、公共管理和国情研究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工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三届、第四届)。北京市政府专业顾问(第四届至第六届)、中国颗粒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学会顾问。北京化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
    领域:
  • 中国政治与社会,政府腐败与治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转型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政治学教授兼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Xiaobo Lü,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joi...
    领域:中国政治与社会,政府腐败与治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转型
  • 发布时间: 2014 - 07 - 01
    常见的解决方法是把触控屏幕搭配整合触觉反馈模块,再利用系统底层的互动设计,去改善HMI表现,或透过模拟去达到接近原有实体按键的操作体验,目前虽然整合触觉反馈的行动装置有限,碍于硬件成本可能会因此增加,但随着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触控面板持续增大,虚拟键盘应用比例逐渐增加,也会令触按反馈的解决方案使用需求逐步提升。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认识中国:彼得·诺兰教授与胡鞍钢教授对谈

日期: 2017-11-07
浏览次数: 172

11月5日下午,著名中国研究专家、剑桥大学崇华中国研究讲席教授彼得·诺兰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对谈活动于清华公管学院举行。活动由活字文化主编李学军主持,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张瑾博士、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副教授高宇宁、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张翔应邀参加了活动,校内外40余位师生到场聆听。

诺兰教授首先围绕如何定位中国在亚太乃至世界的角色、如何处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遗产两大问题,对其新书《认识中国——从丝绸之路到<共产党宣言>》作了介绍。

认识中国:彼得·诺兰教授与胡鞍钢教授对谈

▲   诺兰教授发言

诺兰教授认为,需要深入历史理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和长期关系。中国在维护海洋主权时面临国际政治秩序和法律的挑战。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是南海问题,一些西方媒体甚至会用“恃强凌弱(bullying)”来形容中国在南海正当的领土保护。如果我们回顾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的步伐,事实上西方国家正是通过恃强凌弱的暴力征服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主权遗产。普通的法国民众甚至都不知道在遥远的南印度洋竟然还有凯尔盖朗群岛(Kerguelan Islands)这样一片法属领地。此外,中国历史上涌现的智慧发明和技术革新,如四大发明、陶瓷艺术、水治理等都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了欧洲,中国智慧为世界发展提供了经验,这也为“一带一路”战略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胡鞍钢教授对诺兰教授的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还简要回顾了人类社会三次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强调在西方主导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之后,习主席倡导“共赢主义(win-winism)”,表明中国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提出当代“一带一路”是一脉相承的。2008年金融危机使全球贸易出现转折,中国实际是这次全球化逆转的最大受害者。如今我们正处于人类历史上新的全球化进程,中国将扛起“新型全球化”大旗,推动从不公平到公平、不包容到包容、不平衡到平衡、不可持续到持续和绿色的全球化进程。去年杭州G20会议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国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未来中国将继续探索异于西方的、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发展道路。

认识中国:彼得·诺兰教授与胡鞍钢教授对谈

▲   胡鞍钢教授做点评

此后,诺兰教授与胡鞍钢教授共同探讨了《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诺兰教授认为,资本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活跃了经济,另一方面资本的必然逻辑是高度集中和垄断,政府应当培育、鼓励、引导、以及有效地管制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国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这表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不断实验的过程,而这一实验的“彼岸”就是达成大多数人的自我实现。

胡鞍钢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联系非常密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到历史和理论的基因。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辩证唯物论对于理解“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关系很有助益。胡鞍钢教授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为例,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体现。他指出,以“一带一路”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计划”带有当代“共产党宣言”的意味。“习近平计划”不仅是为中国提供发展方案,同时为构筑一个“大同世界”即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路,这一共同体包括几个重要的方面,即: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与中国在国际格局的角色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如今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也在西方不少地方遍地开花, “西方也正在学习中国”。

活动最后,诺兰教授还勉励参加活动的师生并寄语:“大学师生是当前世界变革的先锋战士,他们的武器不是枪炮,而是思想”。

认识中国:彼得·诺兰教授与胡鞍钢教授对谈

▲   与会学者合影




认识中国:彼得·诺兰教授与胡鞍钢教授对谈

人物名片

彼得·诺兰教授是剑桥大学崇华中国研究讲席教授、海外著名中国研究专家。他对于经济发展、全球化和前计划经济转型过程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写作,并且围绕一系列广泛的问题进行讲授。他的研究领域覆盖了中国和印度发展比较、中国农业、中国与前苏联制度变迁等内容,着重探讨了贫困,饥荒,不平等和人口迁移问题。与此同时,诺兰教授还关注了在全球商业革命的时代重组的跨国公司、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型企业的改造、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演变等问题。




相关事件与新闻 / 成功案例
说明: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说明: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想和朋友一起浏览我们的网站 快分享到以下社区吧
发邮件给我们 希望收到大家的留言噢
看论文 > 提供海量中英文文献的学术资源平台,涵盖了各类学术期刊 会议论文,旨在为国内外学者提供最好的科研体验。
看视频 > 免费为您提供实用的大学视频教程在线观看,希望您能从中学 习到有关大学方面的知识。
看资讯 > 每日最新的国内、国际热点资讯,,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19 电话:010-62772199 邮箱:ccsoffice@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5 - 2013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