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编者按】2019年6月18日晚,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国情讲坛』第31讲在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开讲。同济大学同济特聘教授,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国战略研究院院长门洪华就“贸易摩擦背景下的中美...
    发布时间: 2019 - 07 - 18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微信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微信作者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
    发布时间: 2017 - 09 - 04
  • 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
    在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成为外国友人“最想带回自己国家的生活方式”。近日,央视著名《对话》栏目以中国“新四大发明”为话题,...
    发布时间: 2017 - 09 - 12
  • 简介本书收录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2015年度重点研究报告。书内文章的作者均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或者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使用的数据和资料均来自公开出版物或者作者的调研成果,不涉及任何国家...
    领域:
  • ▷ 这是一部颠覆当今关于民主、共和普遍概念的扎实的学术研究著作。此书以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证明,在过去2600多年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实现民主、共和理念的主要方式是抽选而不是选举。全书各章分...
    领域:
  • 【内容提要】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格局并未因分化重组而明朗,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本文引入马克思“两极相联”概念,并加以拓展, 用以概括全球秩序趋向。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逐步成长 为全球...
    领域: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 经济学、公共管理和国情研究
    胡鞍钢,1953年生,中共十八大代表,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国情研究(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先后兼任国家“十一五”、“十二...
    领域:经济学、公共管理和国情研究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工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三届、第四届)。北京市政府专业顾问(第四届至第六届)、中国颗粒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学会顾问。北京化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
    领域:
  • 中国政治与社会,政府腐败与治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转型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政治学教授兼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Xiaobo Lü,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joi...
    领域:中国政治与社会,政府腐败与治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转型
  • 发布时间: 2014 - 07 - 01
    常见的解决方法是把触控屏幕搭配整合触觉反馈模块,再利用系统底层的互动设计,去改善HMI表现,或透过模拟去达到接近原有实体按键的操作体验,目前虽然整合触觉反馈的行动装置有限,碍于硬件成本可能会因此增加,但随着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触控面板持续增大,虚拟键盘应用比例逐渐增加,也会令触按反馈的解决方案使用需求逐步提升。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2050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日期: 2018-03-01
浏览次数: 1376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5 - 04 - 02
    胡鞍钢,1953年生,中共十八大代表,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国情研究(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先后兼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他创建并领导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于2015年入选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从1998年至今主编《国情报告》,向中央领导同志和省部级主要负责人累计提供1300余期,先后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百余次,对国家重大决策产生持续影响。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工学博士学位,1991-1992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获得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授予的荣誉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国际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院、法国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中国研究中心、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东京工业大学文明研究中心、早稻田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等做访问教授或研究员。从事国情研究三十年至今,先后出版国情研究系列专著、合著、编著及外文著作90余部。近期著作有:《中国国情与发展》、《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中国:决胜百年目标》、《“十三五”大战略》、《超级中国》、《民主决策——中国集体领导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胡鞍钢的观点》...
  • 发布时间: 2016 - 10 - 14
    鄢一龙,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从事五年规划的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承担执行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五年规划多项重大课题,在五年规划评估、思路设计、规划定位、规划理念等方面做出持续政策贡献。出版两部研究五年规划的专著,发表多篇五年规划(五年计划)引用量最高的学术论文,被多篇该领域文献综述列为代表性学者。从事中国道路、制度与中长期战略研究,探索中国学术话语构建。出版多部相关著作,提出了目标治理、七权分工、集思广益决策等新理论概括。撰写数十篇内参报告,多篇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主要研究领域】 五年规划,中国道路、制度与战略【代表性著作】 1. 鄢一龙:《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四个三十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2. 鄢一龙、白钢、吕德文、刘晨光、江宇、尹伊文:《天下为公:中国社会主义与漫长的21世纪》,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3.鄢一龙、白钢、章永乐、欧树军、何建宇:《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繁体字版、韩文版、英文版、俄文版、白俄罗斯语版,发行60多万册)4. 胡鞍钢、鄢一龙:《中国国情与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出版繁体字版)5. 胡鞍钢、鄢一龙:《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修订版、日文版)6. 王绍光、鄢...
  • 发布时间: 2017 - 09 - 01
    刘生龙,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曾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系统分析室副主任。 从事数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教育与人力资本方面学术研究,承担国家和部委有关人口老龄化、家庭储蓄、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等发面的课题研究。出版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方面的专著,在国内顶级学术期刊和国际SSCI来源刊上发表多篇有关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教育与人力资本、家庭储蓄等发表论文近40篇。担任国内权威经济学期刊《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财经研究》和国际经济学杂志“Economic Modeling”,“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的匿名评审专家【代表性论文】1.刘生龙、周绍杰、胡鞍钢:《义务教育法与中国城镇教育回报:基于断点回归设计》,《经济研究》2016年第2期。2.刘生龙 胡鞍钢 郎晓娟:《预期寿命与中国家庭储蓄》,《经济研究》2012年第8期。3.刘生龙 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刘生龙 胡鞍钢:《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首篇。5.刘生龙 王亚华 胡鞍...
  • 发布时间: 2017 - 08 - 31
    唐啸,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仲英青年学者。2006年进入清华大学法学院学习,2010年获法学学士学位,2010年进入清华大学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习,2015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 “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多项重大课题。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十余篇;发表《国家高端智库报告》和《国情报告》等核心内参二十多篇,多次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个人专著获全国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奖博士论文获首届夏书章公共管理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全国共3人)个人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十佳),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美国华人百人会英才奖,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等奖励。【主要研究领域】五年规划、环境治理,央地关系,官员激励; 【代表性论文】1. Xiao Tang, Zhengwen Liu , Hongtao Yi. Mandatory Targets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 Analysis Based on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Sustainability. 2016, Vol. 9. SSCI&SCI.2. Xiao Tang, Weiwei Chen, Tian Wu. Do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s ...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8年3月1日)

  • 精装: 181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32

  • ISBN: 9787213086496

  • 条形码: 9787213086496

  • 商品尺寸: 21.5 x 15.2 x 1.7 cm

  • 商品重量: 386 g

  • ASIN: B07CQL33Q5


2050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书围绕着“2050中国”这一主题进行布局、深入展开,书稿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因素与优势,探索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的和基本逻辑,认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同时,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按着“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较为详细地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以及分目标,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建设“六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入探讨和政策建议;前瞻性地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世界影响和作用,最后,进一步展望了第三个百年目标。

后记

文/胡鞍钢



30年前,当我还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做博士生时,参加了由周立三学部委员主持的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分析小组,从事我国国情研究和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首次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三步走”设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1]

邓小平同志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2]始终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他是中国领导人中第一个为中国定位“世界公民”的人。[3]

当时这些就对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我曾在国情研究中试图研究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演变以及所经历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我把中国发展视为现代化的“持久战”,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现代经济发展准备阶段(1950—1980年),或者说是经济起飞的积蓄阶段;二是现代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80—2020年),从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水平过渡,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体制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形成发展,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这个阶段既是现代经济起飞阶段,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振兴崛起的关键阶段。三是现代经济稳定增长阶段(2020—2050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以4%-5%的速度稳定增长。[4]当时还很难想象,中国能够进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而后我一直不断持续跟踪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轨迹,又不断研究2020年的中国,先后出版了多部著作:《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中国:决胜百年目标》(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2011年我们还首次研究了2030年的中国,与鄢一龙、魏星执笔撰写《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实际上也前瞻性地研究了2030年的世界,首次发现南方国家大发展,南北国家大趋同,南北格局大逆转,全球治理大变革,创新性地提出世界人民共同构建共同繁荣的“大同世界”!


当时作为博士生的我也没有想到,30年后我会带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首次研究2050中国。邓小平给我们留下了极其重要的政治财富,他在与外宾谈到“三步走”设想时说:“如果我们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四千美元,而且是共同富裕的,到那时就能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就为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口指出了奋斗方向,更加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5]

作为后人,我们不仅不断地学习伟人之书,与伟人交流,还在不断地验证伟人的伟大预言。实际上中国的发展成果,已经超过了邓小平同志当时的设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美元),但还是没有实现共同富裕的设想,这是中国下一个发展的核心目标。

这里,我们对未来中国发展趋势的分析,采用了两种互补性分析方法:一是进行战略预见,洞察发展大势,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目标,确立发展步骤;二是进行专业预测,为战略预见提供定量分析。没有预测的预见,只能是空洞洞的预见;没有预见的预测,只能是干巴巴的数据。战略预见是治国之道,未来预测是治国之术。对此,我们再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2017年,中国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召开党的十九大。从2016年,我们开始着手研究2050年中国,先后发表了多篇《国情报告》和学术文章,从更加专业化、更为全面的视角,分析走向2050的中国发展大趋势,前瞻性地提出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及战略步骤,在此基础上撰写了《2050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书,将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所提出的2050年目标写成9万多字的宏伟蓝图和路线图的“智库版”,供中央决策参考。

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深入研究、系统分析,充分吸收了报告的核心观点和战略部署,特别是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对能否到2035年比原定提前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到2050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现代化强国等重大战略目标进行了大胆的远景展望和定量的趋势分析,为全面地理解和深入思考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提供了解读思路。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作为大学智库,我们的理念是“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想国家之未想”,其定位就是做国家发展瞭望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前瞻性地研究2050中国。这项研究本身就是极富挑战的课题,对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大局,既有可预测的因素,也有更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既要宏大目标,又要留有余地,既要把握机遇,又要应对挑战,既要考虑全局,又要分清主次,既要充满信心,又要忧患意识。

全书围绕着“2050中国”这一主题进行布局、深入展开。创新之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因素与优势,如五大因素(现代化因素、社会主义因素、中国文化因素、绿色生态因素、党的领导因素)和五大优势(后发优势、社会主义优势、中国文化优势、绿色生态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分析和总结了近7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并将其概括为十大转变,以显示其量变到部分质变,再量变进而质变。

第二,探索和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的和基本逻辑,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演变和飞跃,从“物质现代化”向“人的现代化”的演变和飞跃,从“经济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演变和飞跃,从“发展是硬道理”向“六大发展”的演变和飞跃,更加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和“以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思想。

第三,进一步认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将其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并划分为若干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与未来趋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五个基本特征进行了历史的与趋势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四个突出方面,并对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发展战略和发展步骤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按照“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较为详细地展望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以及分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了2050年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和六个主要目标。

第五,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建设“六位一体”总体布局入手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政策建议。

第六,前瞻性地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世界的影响和作用,包括四大趋势(大发展、大趋同、大逆转、大变革)、对人类发展的五大贡献(经济发展贡献、科技创新贡献、绿色生态贡献、文化文明贡献、发展知识贡献),进一步提出了世界人民共同构建共同繁荣的“大同世界”。

第七,进一步展望了第三个百年目标,即到2078年全面建成高度发达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中国共产党所承担的四大历史使命给予了高度评价。

总之,本书是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一部“集大成之作”和“精心之作”,反映了我们对当代中国研究的智力创新,也反映了我们对未来中国发展的预见与预测。本书由胡鞍钢、鄢一龙、唐啸、刘生龙执笔,由刘生龙计算并预测中国经济增长趋势(2015-2050年),由王洪川计算并预测中国人类发展指标趋势(2015-2050年),由石智丹计算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类发展指数(1982-2030年)。本书吸收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各位老师、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对本书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

30多年之后,我可能很难亲身验证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形成了老、中、青的研究梯队,还要持续研究下去,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作出决策知识贡献! 

胡鞍钢         

2017年12月    

于清华大学     



[1]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87年10月25日)。

[2]党的十四大报告将邓小平称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12日)

[3] 1984年12月,邓小平在为英文版《邓小平文集》(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1984)撰写序言中,提出"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1017页。

[4]胡鞍钢:《中国:走向21世纪》,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1年。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196页。




目录

第1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从“三步走”到“两个阶段”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五大因素与五大优势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方法论:创新与继承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十大转变
第2章 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现代化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的飞跃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
    三、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六大发展”的飞跃
第3章 中国进入新时代:新特征、新矛盾
    一、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下半场
    二、中国进入新时代
    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第4章 2050中国:战略目标与两个阶段
    一、提前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依据
    二、2035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2050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5章 现代化总体布局
    一、经济建设
    二、政治建设
    三、文化建设
    四、社会建设
    五、生态文明建设
    六、国防建设
第6章 中国现代化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一、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和作用:四大趋势1侣
    二、中国对人类发展的五大贡献
    三、中国推动共建世界大同
第7章 结语: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
附录
    中国经济增长预测(2015—2050年)
    中国各地区人类发展指数(1982—2030年)
后记
注释




相关出版
  • 发布时间: 2019 - 08 - 09
    【内容紹介】 本書は、既刊『中国政治経済史論―毛沢東時代』に続くシリーズ第二弾である。主に1977年から90年代初めにかけて、鄧小平らが中心となり「改革開放」をスタートさせた時代を論考している。その時代は、毛沢東時代の正負両面の遺産を引き受け「中国の特色ある社会主義近代化」建設の基盤が確立された時代であり、破壊の限りを尽くした「四人組」が打倒され、極貧にあえぐ中国人民の前に生きる道すじが再び示された時代であった。 十一期三中全会を機に集団指導体制を取り戻した鄧小平ら中国共産党の指導者たちは如何にして発展、興隆、強大化の道を歩み出したのか。また、国際的には旧ソ連と旧東欧社会主義諸国の変節と崩壊、国内的には「八九」政治動乱という深刻な政治危機を如何にして乗り越え、安定的な発展を遂げることができたのか。本書は、国内外の様々な指標を世界的に対比し、膨大な客観的史料を読み解くことで分析・研究を深めている。歴史的視座を縦軸に、国際的比較を横軸に、中国の「改革開放」とめざましい経済発展の軌跡を多角的に解き明かし、現代中国研究に欠くことのできない一冊。【著者紹介】胡鞍鋼(こあんこう)1953年4月27日生まれ。清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上席教授(資深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華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長。中国経済50人フォーラムメンバー。中国トップレベルの国家政策決定シンクタンクである清...
    作者: 胡鞍鋼
  •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3
    ▷ 这是一部颠覆当今关于民主、共和普遍概念的扎实的学术研究著作。此书以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证明,在过去2600多年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实现民主、共和理念的主要方式是抽选而不是选举。全书各章分别叙述了从雅典到威尼斯的民主、共和政制中,抽签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运用抽签的原因,抽签过程如何操作,抽签对当时的政制发展起到什么作用等等,全面探讨了抽签这种遴选方式在民主、共和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作者通过大量史料,复原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威尼斯共和国的政治运作,细致展现了抽签模式在其中的具体实践。|前|言|“民主”与“共和” 这两个词, 大家已经耳熟能详, 尤其是“民主”, 是一个极其时髦的词, 人们几乎每天都见到它, 听到它。媒体上有它, 课堂上有它, 研讨会上有它, 政府文件中有它, 游行队伍里有它, 日常对话中有它, 互联网上它更是随处可见。夸张一点说, “民主”这个词在现代社会几乎无所不在。说到“民主”理念的实现方式,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恐怕是一人一票的选举,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竞争性的、多党之间的选举。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民主与选举几乎是同义词:民主就意味着选举,选举就表明有民主。然而,在被很多人奉为“民主发源地”的古希腊雅典城邦,民主不仅没有采取一人一票的方式进行选举,而且选举根本就不是古希腊城邦实现民主的主要方式。古希腊城邦实现民主的主要方式是随机抽签!在本书中...
    作者: 王绍光
想和朋友一起浏览我们的网站 快分享到以下社区吧
发邮件给我们 希望收到大家的留言噢
看论文 > 提供海量中英文文献的学术资源平台,涵盖了各类学术期刊 会议论文,旨在为国内外学者提供最好的科研体验。
看视频 > 免费为您提供实用的大学视频教程在线观看,希望您能从中学 习到有关大学方面的知识。
看资讯 > 每日最新的国内、国际热点资讯,,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19 电话:010-62772199 邮箱:ccsoffice@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5 - 2013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