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编者按】2019年6月18日晚,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国情讲坛』第31讲在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开讲。同济大学同济特聘教授,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国战略研究院院长门洪华就“贸易摩擦背景下的中美...
    发布时间: 2019 - 07 - 18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微信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微信作者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
    发布时间: 2017 - 09 - 04
  • 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
    在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成为外国友人“最想带回自己国家的生活方式”。近日,央视著名《对话》栏目以中国“新四大发明”为话题,...
    发布时间: 2017 - 09 - 12
  • 简介本书收录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2015年度重点研究报告。书内文章的作者均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或者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使用的数据和资料均来自公开出版物或者作者的调研成果,不涉及任何国家...
    领域:
  • ▷ 这是一部颠覆当今关于民主、共和普遍概念的扎实的学术研究著作。此书以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证明,在过去2600多年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实现民主、共和理念的主要方式是抽选而不是选举。全书各章分...
    领域:
  • 【内容提要】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格局并未因分化重组而明朗,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本文引入马克思“两极相联”概念,并加以拓展, 用以概括全球秩序趋向。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逐步成长 为全球...
    领域: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 经济学、公共管理和国情研究
    胡鞍钢,1953年生,中共十八大代表,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国情研究(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先后兼任国家“十一五”、“十二...
    领域:经济学、公共管理和国情研究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工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三届、第四届)。北京市政府专业顾问(第四届至第六届)、中国颗粒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学会顾问。北京化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
    领域:
  • 中国政治与社会,政府腐败与治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转型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政治学教授兼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Xiaobo Lü,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joi...
    领域:中国政治与社会,政府腐败与治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转型
  • 发布时间: 2014 - 07 - 01
    常见的解决方法是把触控屏幕搭配整合触觉反馈模块,再利用系统底层的互动设计,去改善HMI表现,或透过模拟去达到接近原有实体按键的操作体验,目前虽然整合触觉反馈的行动装置有限,碍于硬件成本可能会因此增加,但随着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触控面板持续增大,虚拟键盘应用比例逐渐增加,也会令触按反馈的解决方案使用需求逐步提升。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MMC-ST系列,让飞行变得更简单。

胡鞍钢做客“真人图书馆”畅谈“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日期: 2017-11-26
浏览次数: 85

11月22日晚是农历小雪,清华大学三教2301教室却热闹非凡,“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胡鞍钢教授专场在这里举行,吸引了300余名校内外师生参与。中国国情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讲述求学故事,分享研究感悟,从“五个黄金、四个无悔”的维度,带领同学们认识当代中国,并鼓励大家“与中国兴盛同向同行”。论坛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张秋老师主持,分为嘉宾讲述、人物访谈、观众互动三个环节。

胡鞍钢做客“真人图书馆”畅谈“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作演讲

成长:与国家兴盛同向同行

胡鞍钢教授讲述了他的成长史。1966年文革爆发,胡鞍钢中断了正规教育的学习机会,也只得自学。13岁的他常到清华、北大等高校看大字报,胡鞍钢笑称自己为“政治早熟”。后来又赶上了“上山下乡”大潮流,他和近十万青年来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做“修理地球”的农工。农村是培养坚强意志最好的地方,是一所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这段经历为他后来从事国情研究奠定了认知论上的基础,到了农村他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激发了为改变中国贫困落后面貌而写作、研究的最初原动力。

十年文革,反倒成为胡鞍钢的“社会大学”,锻炼了自学自教的能力,也成为后来创新知识的核心能力。胡鞍钢的博士论文课题为《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经济系统分析及人口系统控制对策研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国人口、资源与农业等中长期发展情况。他当时就提出来,基于中国的国情,必须创新非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现代化要走出一条新路来。他早在20多年前就认为,“我只是个普通的中国人,从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到地质勘探队的普通工人,再到大学生、博士生,我个人命运始终与国之命运联系在一起。

他当时就认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是接近社会目标就越有利于社会发展,在做人生规划时,应走个人发展同国家兴盛紧密结合的道路。为此,胡鞍钢在国外深造后,毅然选择回国,年复一年,为中国发展做出重要的知识贡献。1996年,胡鞍钢作为清华大学的双聘教授,开始了自己教书育人的生涯,为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讲授课程、开办讲座。在此期间,他创办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撰写《国情报告》1400余期,“急国家之所急,想中央之所想”,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作出了重要贡献。

事业:知识为民、知识报国

在访谈环节,胡鞍钢教授就农村发展、国情研究、学术自信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中国很大,国情很复杂,我们始终要以“中国发展重大挑战”作为课题开展学术研究,要能在中国遇到巨大挑战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务实建议。中国的发展问题,就是学者的学术问题,如何推动中国富强、民族兴盛就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他始终践行着“知识为民、知识报国”的宗旨。

胡鞍钢做客“真人图书馆”畅谈“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 访谈

文化自信包括学术自信,学术自觉才能产生学术自信。中国寻求的现代化繁荣之路是万里长征的一个新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谈到学术研究如何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兴盛,胡鞍钢说,要坚持实事求是,避免盲人摸象,要宏观地、全面地进行研究,对当代中国的认识,才能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胡鞍钢做客“真人图书馆”畅谈“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 活动现场

在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思想深刻又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胡鞍钢和在场同学展开了热烈探讨。关于军队管理,胡鞍钢提醒大家关注中国综合国力上升时如何转化为国防实力;关于教育公平,胡鞍钢直言“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要继续延伸学前三年教育普及,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关于学理与实践相结合,胡鞍钢鼓励在座各位研究生要以专业的方式,恪守学术规范,提出现实问题并一以贯之地开展学术研究。

勉励:五个黄金、四个无悔

最后,胡鞍钢紧扣“五个黄金、四个无悔”的主题,寄语同学们在黄金时代、黄金年龄、黄金大学要做好黄金(知识)投资,未来作出黄金贡献,努力做到青春无悔、中年无悔、老年无悔、终生无悔,始终与中国发展同行,与中国开放相伴,与中国变革俱进,与中国兴盛共存。

活动现场,胡鞍钢还将刚刚出版的《如何认识当代中国》、《2050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发展新理念》等最新著作赠送给清华大学图书馆以及提问观众,勉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做好研究。

胡鞍钢做客“真人图书馆”畅谈“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 胡鞍钢教授向清华大学图书馆赠书

胡鞍钢做客“真人图书馆”畅谈“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系列讲坛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清华大学研究生会、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讲坛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阅读模式,以一种面对面沟通的形式让读者完成“图书”的阅读,从而实现与“真人图书”零距离互动沟通,也让读者借阅了“真人图书”的别样人生。

 (校研究生会供稿,王蔚亦对此文有贡献)


相关事件与新闻 / 成功案例
说明: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说明: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想和朋友一起浏览我们的网站 快分享到以下社区吧
发邮件给我们 希望收到大家的留言噢
看论文 > 提供海量中英文文献的学术资源平台,涵盖了各类学术期刊 会议论文,旨在为国内外学者提供最好的科研体验。
看视频 > 免费为您提供实用的大学视频教程在线观看,希望您能从中学 习到有关大学方面的知识。
看资讯 > 每日最新的国内、国际热点资讯,,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19 电话:010-62772199 邮箱:ccsoffice@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5 - 2013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