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图书
思考中国——挑战中国的九大问题 作者:胡鞍钢 等 浏览次数:1159

目录
思考中国之一:是机遇还是挑战
中国经济起飞及其影响
一、历史赋予的机遇
机遇是难得的,又是稍纵即逝的。历史老人把第三次机遇降临给中国,我们能把握住吗?
二、中国:进人经济起飞阶段
也许我们有理由说,我们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中国进入了经济起飞阶段
三、中国未来的增长趋势
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许多有利因素,具有实现现代化的巨大潜力。它的综合效应无法用统计数字加以统计。这些因素一旦与改革开放相结合,则会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从而奠定中国经济起飞的坚实基础
四、中美日等国经济增长比较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她不同于一般的人口小国,她的起飞必然伴随着一个大国的兴起过程。无论以哪样模型预测,中国都可能实现持续性的高速增长,但由于人口过多,因此她与美国人均GDP水平相对差距仍然很大,仍属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
五、中美日三国基本国情、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号经济强国。中国在21世纪初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会对美国、日本乃至世界产生什么影响,中美日三国又如何和平相处 竞争合作
六、中国经济起飞对全球的影响
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的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当我们迈向21世纪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加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时代已经来临
七、中国崛起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挑战是严峻的,更是残酷的。自然国情的挑战使我们感到压力的沉重,经济国情的制约使我们感到发展的紧迫。来自转型期的中央与地方,发达与欠发达,经济发展的起落和国家能力的弱化更使我们面临严峻挑战

思考中国之二:国家头上的悬剑――中国人口展望
一、历史长河中的中国人口周期
如果不学习历史,我们就可能重演悲惨的历史,这是人口问题上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我们不想重演历史,所以我们才需要走进历史
二、全新式的人口革命

计划生育和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既是中国现实人口发展的成功标志,也是面临中国人口状况所做出的明智抉择
三、人口发展的成绩与问题
中国在人口问题上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然而,现实中我们所面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我们既没有为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而骄傲的理由 也没有必要为人口的压力沉重而感到无所作为的悲观。人口问题上还是那句老话―― 正视现实 迎接挑战
四、人口发展的趋势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许多长期不容乐观、相互影响和制约因素,其中就生产力诸要素而言,人口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 未来的中国人口是财富还是包袱?
五、人口热点问题
人口是中国发展中一个颇为长远的话题。人口数量与人口老化,人口控制与出生性别,人口与粮食,人口与环境等则是长远话题中的热点问题
六、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最基本对策
从当前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因而是各种矛盾的焦点,是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在集中力量控制人口数量过快增长的同时,注意解决好其他方面的人口问题 才是最佳选择


思考中国之三:地球只有一个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发展趋势
环境问题既是生存问题,又是发展问题,中国的环境问题不仅受到国内环境问题的困扰,同时也面临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发展趋势异常严峻
二、环境与发展的选择依据
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环境与发展的理性选择,尽管这一选择可能意味着充满各种挑战和不容乐观的前景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与对策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自然、社会、经济的总体协调,必须注重我们赖以生存环境的改善和提高


思考中国之四:粮食误区中国粮食问题的经济分析――现实粮食问题的内涵特征及其形成
一、背景
现实粮食问题的内涵特征已经发生了新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背景展示了中国粮食的新特征。
二、粮食政策评价和设计的效率目标
公平和效率:粮食政策的两个目标;效率目标的现实重要性;效率目标与效果目标。
三、粮食省长责任制的效率评价
两次半改革,两次半反复;粮食省长责任制的具体内容;粮食省长责任制的效率评价;改革进程的一个特异现象;传统粮食政策暗含的逻辑认识结构。
四、“民以食为天”吗:一个经济学者的观察和分析
不加分析地将“民以食为天”奉为设计制定粮食政策的规范性方针,势必会在有关具体政策的合理性、必要性、预见性和可行性方面发生诸多矛盾和问题
五、粮食市场化改革:需要重新思考的认识前提
粮食过剩不能保证粮改的真正成功;市场机制不能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市场机制不能保证提高所有省区粮食自给率;市场机制不能保证提高我国国内粮食自给率。


思考中国之五:国家神经的强与弱――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的思考
一、改革以来我国财政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放权让利”作为中国改革初期的思路,必然较为鲜明地体现在财政体制上,这种体制虽然在初始状态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长期发展看 难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二、财政困难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财政集中的收入过低,收支矛盾突出,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过大,如果任其下去,势必危及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三、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
国家财力下降,其后果是严重的,要解决这一问题也许只有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的财政体制
四、振兴国家财政的政策取向分析
解决财力薄弱的问题,是一项颇为艰巨的工程,它需要规范处理诸多关系,调整诸多结构,完善许多制度 总之它需要付出许多努力


思考中国之六:贫困并没远离我们而去
一、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
中国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贫困问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结构性贫困 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是中国绝对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制定反贫困战略的指导原则
90年代中国的扶贫工作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由道义性扶贫向制度性扶贫转变,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 由扶持贫困地区向扶持贫困人口转变
三、中国反贫困制度创新的主要方向
我们应该走出扶贫工作的认识误区,排除扶贫工作的自由化、社会化和分散化倾向,使扶贫工作向科学化、专业化和集中化方向发展
四、中国反贫困领域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在国家财政和贫困人口之间修一条“渠”。这条“渠”要“源头有水”,“渠道通畅”,最后要“减少渗漏”这是一种制度创新的形象原则
五、反贫困领域制度创新的八项建议
反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一项长期工程,因此必须从制度上加以解决八项建议的宗旨正是这一目的


思考中国之七:沉重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形势
国企作为中国改革的难点 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1985年到1995年中国国企的改革日渐深入,国企改革的形势也许更为艰难或许更为宽松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国际比较
各个国家都有国有企业,让我们看一看国外国企的改革也许能够使我们更科学地审视我们自己的国有企业 从而使我们改造国企的视野更为开阔
三、确立法人财产权
《公司法》中早已明确法人财产的概念,然而现实中我们却难以使其赋予实施,症结在哪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些也许值得我们去思考
四、“抓大放小”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
“抓大放小”是我们搞活国有企业的基本思路和政策问题是我们如后果定“抓大放小”从根本上搞活国有企业
五、企业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独立于股东的经理人员掌握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在公司决策中充分体现自身利益,甚至往往和职工联手谋取各自的利益,从而架空所有者的控制和监督
六、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展望
中国的国有企业问题是历史形成的,其改革无疑也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不能希望它短时间内出现奇迹,但我们却企望它早日结束阵痛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思考中国之八:从缺陷到完美的制度设计――健全中央――地方关系的制度安排
一、有效制度的基石
制度的作用归根结底就是解决激励机制问题。制度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某些行为的代价,并奖赏另一些行为来解决激励机制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是建立在一种怎样的制度设计之上呢?
二、中国财政危机的制度根源
改革使中国经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我们的国家能力却出现了弱化,陷入了较为困难的状况,是什么原因呢?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制度设计存在严重缺陷正是这种制度缺陷所带来的后果

三、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

1994年中国实行了新的财政改革,这样基于讨价还价的财政包干制度便被新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制度所取代。新制度被称为分税制


思考中国之九:走进地球村――中国与世界
一、融入世界体系与现代化的民族性和自主性
世界经济一体化已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在中国的国际化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中国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非常严峻的考验。
二、积极而稳健地寻求建立跨世纪的战略制衡关系
以我为主,推动多极格局的发展,逐步确立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稳定周边、立足亚太;立足于国内市场体系的建立,使中国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